引子--在这个有温度的城市怀念青春 丁酉年大年初三,结束亲戚聚会,立马赶地铁去心心念了好久好久的母校。 有多久呢,07年毕业离开,到现在大概10个年头了。 公共交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领略当地人的风貌。 “你还晓得啊~” “莫得事~” 当滑不溜丢的南京话入耳时,一丝微笑不禁浮上嘴角,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新建的地铁就是快,才十几分钟就到了。 刚从地铁站出来,环视一周,太平北路,兰园宿舍,北极会堂,在成贤街的那一边就是大学校园。 太平北路和南京东路的交界处是市政府大院,大院门口的和平公园依然如故,我看到了那个不高的小塔。 禁不住先往那塔走去,记不清曾经多少次来过这个小公园了。 我跟身边陪同的先生感慨道:“好熟悉,我都多久没来这儿了!” 前面的一位资深女士回头,精致的打扮,合宜的妆容:“请问玄武湖怎么走?” “沿着市政府大院的围墙一直走就到了。” 她说:“你们就住这儿?” “不是,我在这儿念的大学。” “哦~真好!” 是的,真好!每个人提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都一定会觉得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岁月。青春年少,懵懂无知。多少错过,多少跟斗,都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我想到了我的学生时代,那些人那些事…… 好像昨天还和室友们结伴走在去上课的路上…… 阶梯教室内魔鬼教授的白发(那一科叫《离散数学》)…… 可爱的当代文学选修课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这批工科生的人文修养,在课堂上给我们放电影,对了,之前毛概的老师也放过《活着》。我遇上了一群喜欢放电影的年轻的文科老师。 当然还有经历过文革的,思想比较死板的文学教授,坚决不能在他的诗词鉴赏选修课堂上做其它事情(比如写其他课的作业),曾有人因此被他罢课。 谁能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他会禁不住在课堂上提起他的小孙女,说孩童的语言是天然无雕饰的诗句…… 大礼堂,我们曾在里面参加合唱表演,欣赏音乐会,音乐会结束时候从屋顶飘下的彩色纸屑好像还在肩头…… 还有会堂里参加过的历场人文讲座,曾经面对过的大师…… 我们曾经火热的学生社团…… 这些话题,每个展开都是一个故事。容我后续慢慢道来。 如今,校园依然是开放的,可是我已经是过客…… 过客回来感受这有温度的城市,怀念在这里度过的青春岁月,那些人那些事……终究不曾远离! 中山门,中华门,解放门,玄武门……每个城门都挂上了火红的顶天立地的春联。 平时快节奏的生活,让我做什么事情都是限时,有时候给身边人也带来较大的压力。 然而,回到这个城市,让我不再想schedule,孩子也不再问我今天星期几,下面做什么,再然后做什么。 他跟在妈妈身边,淡定地看着这个城市的风光、灯火。 不知道这个城市给他的小脑袋瓜留下怎样的印象。 他,又会在哪里度过他的青春…… 瓜桃李枣:在文字中传递温情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