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木排、码头、陡峭的石板路 层层叠叠的寨子山峦 融为一体 合成湘西厚重的底色 背篓是一座座移动的山 遮住了背背篓的人的身躯 从后面,只能看见行走的两只脚 高高地堆满了粮食瓜果 圆滚滚的粗木头 汗淋淋的岁月 彭浩荡《背篓》 在前一天得知每月尾数为1、4、7是首车镇吴家寨赶集的日子后,7月17日,湖南科技大学志愿团宣传组也跟随部分村民来到吴家寨赶集。在一座短窄的桥头右拐,扑鼻的油饼香扑面而来,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用一双长筷子娴熟地将在盛满沸腾的油的铁锅中翻滚着还未熟透的油饼和油粑粑,无数的小油泡伴随着食物的翻滚小心翼翼地发出微弱的爆炸声。 奶奶在炸油饼和油粑粑 在奶奶的摊位旁边有一个小贩,他将要贩卖的东西拿了出来后志愿者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终于看到蛇了!”有三条小蛇在纱网带中吐着舌尖向路人发出“丝丝”的警示声。 赶集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少许一些人还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们。 集市也随着天空渐亮变得拥挤,渐渐走进集市中心,水果、蔬菜等琳琅的商品映入眼帘。一辆满载西瓜的小型货车停在集市的入口,叫卖道:西瓜10元一个,15元两个。这时来了一群大妈围着小货车开始挑选起西瓜。一位背着幼龄孩子的大婶儿也争先着抢购,生怕好瓜被挑完,小男孩用大眼睛对着镜头,显得无比好奇。 小男孩好奇地看着志愿者 “荞粑粑,玉米粑粑,粉粑粑(当地说法)”一辆在小货车旁边的小三轮放着的一个小喇叭喊叫着。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得知了它们的名字,这也是当地较有特色的吃食。 对于当地人而言,赶集时都会背上一个用竹子编织成的篮子,篮子外连接着结实的竹肩带,有的肩带上包着一层布让它背起来舒服一些。有些村民还会因天气炎热戴上一顶圆边草帽。 一位奶奶细心地挑选荔枝 有个奶奶背着竹篮细心地挑选荔枝时口中问着:“这荔枝一斤多少钱?” “不贵哩,十块钱三斤。”水果摊主人热情的回答道。 “能不能再便宜点咯?”随后便称了少许放入了背后的竹篮中。最后水果摊的主人给奶奶少算了3毛钱,以5元钱达成这笔小交易。 在吴家寨,集市是热闹的,它不缺乏喧哗,却没有争吵。一位爷爷正经过一狭窄的过道,轻攥着一张一块钱和五毛钱的左手与右手配合着端起一碗热腾腾的粥,眼神注视着碗中,生怕旁人撞上、碰到,这是他的早餐。 集市在午后就基本散场,唯一一家榨油厂也随着清理油渣,锁上并不算大的作坊。 在这集市中似乎每一个摊位都是一处美景,每一次讨价还价都是打趣,每一条过道都有它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今日卖光了自家种的菜或瓜,可能是在饿的时候买一块玉米粑粑,也可能是带着孙儿们到处闲逛。 这些故事向赶集的人和整个村子说着:“我们也有幸福的日子,我们也有简单的快乐。” 每一篇有价值的新闻 每一段有感触的文字 每一张有深意的图片 愿主角都是你 编辑是我们 用新闻装点你的生活 你的大学 你的每一段旅程 编辑排版:苏简 新闻:韩晓波 摄影:郑新民 责任编辑:韩晓波 内容推送: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青年宣传中心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