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科普 世界上所有物种都是美丽地球的重要部分,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艘小船,只有和谐共处才能一帆风顺,和谐共处从互相了解开始,接下来给大家一些野生动物科普,希望大家在了解野生动物的同时,提高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01 穿山甲 穿山甲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 每年的2月的第3个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目前,穿山甲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穿山甲是胎生动物。穿山甲每年1胎,偶尔产2胎。初生仔穿山甲体重为90-克,闭眼,无鳞,色浅白色,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 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非洲的部分国家。短时间内,穿山甲急剧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被大量捕杀。对穿山甲的消费需求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了不法分子偷猎捕杀。穿山甲的消费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食用,当前社会还存在着食用野生动物的传统陋习;另一个是入药,很多人都相信穿山甲鳞片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这种过度消费所带来的破坏,远远超过了穿山甲种群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其实穿山甲的药用能力真不大,相反,作为野生动物的它们容易携带病原体,据悉,穿山甲体内所含有的病毒和当下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极其相似。所以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中间的故事呀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只要大家都贡献出自己的努力,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02 刺猬 刺猬的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尾短;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最普遍的刺猬种类是学名为“欧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这种刺猬冬天冬眠,在苏南民间又被叫做“偷瓜獾”。 刺猬是异温动物(Heterothermic),因为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猬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它除肚子外全身长有硬刺,当它遇到危险时会卷成一团变成有刺的球,它的形态和温顺的性格非常可爱,有些品种只比手掌略大,因而现在有很多人将它当宠物来养。 刺猬有非常长的鼻子,它的触觉与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刺猬住在灌木丛内,会游泳,怕热。刺猬在秋末开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气温会暖到一定程度才醒来。刺猬喜欢打呼噜,和人相似。因其捕食大量有害昆虫,故刺猬对人类来说是益兽。在野生环境自由生存的刺猬会为公园、花园、小院清除虫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园丁。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刺猬的刺不能脱落。刺猬一般能抵抗许多种毒物,但无法抵抗杀虫剂,有时因误食被杀虫剂杀死的虫子而中毒身亡,也因为行动缓慢,有时会被高速行驶的车辗死。刺猬的主要天敌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 当它在环境中发现某些有气味的植物时,会将其咀嚼然后吐到自己的刺上,使自己保持当地环境的气味,以防止被天敌发觉,也使其刺上可能沾染某些毒物,以抵抗攻击它的敌人。刺猬为杂食动物,食物包括昆虫及其幼虫、蜗牛、鸟蛋、蘑菇、草根、坚果、瓜和小蛇。刺猬对乳糖敏感,所以作为宠物饲养时不可喂食乳制品。 每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在地球这个大生态圈中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希望大家可以做到:杜绝滥食野味、停止一切与野生动物相关的买卖活动、不盲目崇拜野生动物伪科学功效,从餐桌做起,从自身做起,构建和谐地球家园。 END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 秦正浩 地学院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