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认识豆三先有十几年了,那时候他的网名还叫ramzes,我们一起混迹于一个叫“玩物工场”的玩具论坛。论坛虽然早没了,但是因为共同喜欢玩具建立的交情,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当年大家还在讨论哪个再生侠值得买,他就在论坛上贴出了自己捏着玩的手办。其中最醒目的,是一只浑身扭曲还拉着丝的蛆,逼真得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相比恶心,更觉得他好有天赋。

之后在年接受《玩具王》杂志专访时,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手办玩家:“我接触模型才1年多,亲自动手做不超过半年……”,谦虚得过分,简直气死人。

后来他的校友告诉我,豆三先在大学是个“传奇”。在新旧世纪交替期间苦钻Maya实现精通。也因此缺乏运动,把自己吃成了胖子。带着一身3D绝活毕业,赶上广告和游戏的环境大好,从奥美换到SEGA,直到扎进腾讯懒得动了,反正从来就没差过钱。

那些捏着玩的手办都烂了,只剩下一些照片。正因为我当年见过,觉得他要是不做玩具原型师真是浪费才华,所以一直忽悠他正经做点东西出来。豆三先这么回复:“我这个人不是什么一件事情要做到最好,最大,不然老了要后悔啊,我不是那种人。我知道自己达到什么水平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出来卖给全世界来证明自己。”

豆三先捏着玩的老蛇豆三先捏着玩的《烙印战士》和《生化危机》(左下)

这倒不是拽,人做什么首先肯定是满足自己,况且像他这种什么都能做的,一旦选择多,就得挑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豆三先选择了绘画。除了工作需要,平时他画得最多的主题,就是魔兽。乘着魔兽电影预告片正式公布的时机,我们这次不聊玩具,改聊魔兽。没想到聊玩具他也就说一句,聊魔兽他倒是能说上一大篇。

沉迷于12寸人型期间,豆三先捏着玩的头雕

玩魔兽

04年《魔兽世界》美服开放,豆三先就和同事们注册了账号。1年之后国服开了,持续玩了好几年。

他认为魔兽世界早期的版本在各方面都没优化到最好,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操作非常自然,让玩家感觉不是到是自己在操作角色,而是进入世界成为了角色。两个字:真实。

豆三先进一步解释什么是游戏的真实:在游戏世界里有人跟你过不去,你就像在真实世界一样生气;在游戏世界里你赚了钱,又会像在真实世界一样高兴。游戏会让你哭和笑,做得不真实的游戏世界,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当然,游戏给玩家带来真实感,是很多优秀单机游戏都具备的。而作为网络游戏的《魔兽世界》,最大的魅力就是以公会等形式链接的社交关系。

公会开放之初,豆三先加入了一个由亲友团组成的小公会。里面人情味很浓,干什么都带他玩,大家对装备看得不是那么重,身上哪里破就互相帮着提升一下,但这种公会毕竟走不远,一个有野心的人迟早会离开,“当我离开的时候我还挺伤心的,就像告别自己的老朋友一样,前期对他们还比较感恩的,因为我也是一个单练的玩家,是他们告诉了我怎么和集体在一起。”豆三先说道。

中期有了40人的副本,公会就变得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江湖,几乎成了中国人情社会模拟。最吸引国服玩家正是这点。

魔兽世界的公会徽章

“会长、副会长,各职业的队长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分配公会所有的资源,去打每个副本的时候最好的装备给谁。记考勤出勤给谁多记一笔少记一笔,是否公平。谁在门外当替补,谁去准备药水谁去探路。假如敌对势力在副本门口堵着,谁去当炮灰把他们引开掩护大部队进副本之类的。”豆三先一口气跟我说了一连串,听上去完全就像自己创业带团队。

豆三先最终还是选择了去一个大公会。一开始都是当替补,下副本基本上一等就是几小时,万一轮到自己却掉了线,这个机会就失去了,只好继续等。装备到底还是上去了,之后每周就是规律的活动。

早期游戏更新得很慢,数据很平衡。“拿到很牛逼的装备,能让你厉害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得。”这是豆三先玩《魔兽世界》的乐趣之一。

除此之外,《魔兽世界》的经济系统也很有趣。早期管理严格的时候,并没有刷金币、卖金币、卡Bug之类,通过投机取巧的形式赚钱,来让市场通货膨胀的情况。玩家可以通过勤劳的双手,学一些专业,去拍卖行交易,在不同服务器之间当倒爷。通过这种方式变得富甲一方,甚至成为跨服的国际商人,对于那些不喜欢战斗的玩家来说,他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魔兽世界》能够让人一玩就是好几年,不断丰富内容,游戏也就越做越大,容量从最初的3G,到后来就有20多个G,这和暴雪奠定的扩展性引擎分不开的。豆三先认为该游戏的引擎属于没有边界和极限的,暴雪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压缩数据,不断往里加东西的同时游戏不卡死。

魔兽世界不断进化,成了暴雪和玩家共同创造的文化

以游戏里的暴击数据为例,一开始只有2或者3,到20万一刀的时候,暴雪会把数据压缩变成,这样代码字符串就变短了。同时在压缩地图数据方面也很厉害,现在游戏下载到30-40%就可以进游戏了,如果玩家只呆在自己常去的地方,游戏就不会下载别的地图,除非亲自跑到那个地点才会自动下载,虽然是边玩边下载,但玩家都感觉不到,因此第一次进游戏的时候不会浪费玩家太多时间。

玩《魔兽世界》总要选择一个阵营,很多对游戏不了解的人,会问魔兽玩家喜欢联盟还是部落。对于豆三先而言,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说暴雪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模糊玩家对阵营的对立感。

一开始的PVE服务器,大家只能打怪不能打架,部落和联盟就像路人般。而在PVP服务器里,当然初期大家都是单练,自己躲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难免会遇上一些对立的阵营角色,杀与被杀都是游戏的乐趣之一,和具体玩家行为有关,和他所扮演的种族角色和阵营无关。

接着出现一些中立种族,部落和联盟都可以选,用这种方法模糊敌对关系。等到后来大家等级都很高了,在彼此眼中就只是不同的种族,并不意味着半路见到对手就必须宰掉,这样挺浪费时间。到最后大家都呆在主城拍卖行里,很少去野外了。

为了吸引《魔兽世界》的玩家尽可能去体验其它种族,延长游戏的生命力,暴雪也花了不少心思。通过饰品、任务或者食物等形式,让玩家短暂变成敌对阵营里和自己有仇恨或者有血缘关系的那一方形象,体验一下对方种族的身姿形态,防止玩家一辈子只玩联盟或部落,而不知道另一方有多好。

而使玩家真正地在各种族和职业中流动起来,暴雪会把一个职业在某个版本中做得厉害,下一个版本就让另一个职业来克制它。在不同版本中,把最弱的改强,之后再削弱,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如此让大家总是追寻最强的职业去玩,使得很多玩家不惜抛弃原有的账号,重新练一个当前版本最强职业的新账号。

如果对于魔兽老玩家而言,不存在更喜欢哪个阵营的问题,可是《魔兽世界》里的种族那么多,每个玩家的最初选择,肯定是自己最喜欢的。通过豆三先的暴雪同人画,我感觉他偏爱矮人,他对此诠释有些潜意识的味道:

“暴雪之所以把不同种族的出生地定在不同地貌和气候的地方,是考虑到玩家的心理。比如有的北欧玩家,就可能不会对矮人的出生地雪山感兴趣了。而一常年生活在热带的人,可能就想要在这里寻求一份安静。(豆三先定居深圳)通过多样地貌弥补了不同玩家的需求,所以喜欢扮演什么角色,真的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接着他又从玩家性格的角度分析:《魔兽世界》里每个种族最初的移动速度是一样的,但步伐频率会给玩家快慢的差异感。侏儒因为体型小,步子捣得快,看上去跑得也就很快,而牛头身高腿长四肢壮,就给人感觉走得很慢。因此,性急的玩家可能多会选侏儒,性子慢的玩家就会选牛头,从这点上来说,喜欢也是一个很理性的东西。

当然作为一个学美术出身的,豆三先也更注重角色的造型。他从自己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在玩家获得的豪华装备里,最亮眼的部位就是肩甲。矮人、牛头人和兽人能把肩甲的华丽表现到极致,而亡灵和侏儒穿上可能连看都看不见,因此豆三先也更倾向选择能够让肩甲醒目的角色。

有的种族不喜欢,则是因为太丑了。比如游戏早期的人类女性,全都是大脚粗腿、鼻子很大、下巴很方的欧美女性,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虽然有人用,却也一直被吐槽,到后面就有所改观了。

最后豆三先从实用性的角度分析,在《魔兽世界》专供玩家PK的竞技场里,体型最小的种族受到了玩家的欢迎。因为他们身材小鼠标不容易点到他,这样在PK的时候占据就很大优势。“比如一个侏儒在牛头裆下打,这个牛头找他就要找半天,没有经验的玩家只靠鼠标点是很难点到的。”他说。

但是如今豆三先已经很少玩《魔兽世界》了。说到原因,他认为是暴雪基于魔兽的世界观,经营出了很多成功的新IP:有射击的、有5人竞技的MOBA类的、还有卡牌类的《炉石传说》等等……玩家的选择变多了。所以说其实是魔兽是老树开新花。

同时他认为《魔兽世界》的玩家变少这个说法也值得商榷。主要看和谁比,在中国由于玩家基数大,导致增减都很明显,会让人觉得萧条,但是其它国家不是很明显。“没有几款PC网游和《魔兽世界》相抗衡,游戏还是有不少收入的。”他说。

作为一个在游戏行业浸淫了十几年的老炮,我问他魔兽世界对于中国游戏行业的影响是什么?他说魔兽是中国公司最早做MMORPG的样本,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在抄——不光是中国,韩国也在抄,当然日本不会抄,欧洲那时候做游戏的实力也起不来,没本事抄——所以主要是中国游戏公司在抄,早期很多国产游戏除了皮和《魔兽世界》不一样,玩法都是一样的,这在中国游戏行业叫“换皮”。

而谈到《魔兽世界》对豆三先的影响,他表示自己是个比较宅的人,人生的每段时间都需要一个游戏当作精神寄托,《魔兽世界》在那段时间里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当你一个人,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进入游戏里见到那些欢乐的小伙伴,感觉非常好,我愿意为这样的游戏花钱、花时间。”他说。

画魔兽

国服刚开那会,豆三先一直忙着玩,前几年里都没想到要画魔兽。随后的资料片因为要通过中国相关部门的各种审核和修改,起初中国和美国是不同步的,国服会迟到好久。在漫长的等待中,豆三先常把以前游戏的截图翻出来回味,感觉来了就开始动笔画了。

其实,豆三先并非是最早画魔兽同人的画家,中国还有很多艺术家在做这件事,至于画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念。

他说:“瘦的角色是比较难画的,我自己也不是瘦人,不擅长画消瘦的东西。画魔兽世界这么多画,基本上都是圆滚滚的造型,亡灵和巨魔基本就画过一次,人类也很少画。”

他也不会画攻城掠地这种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他的画基本是以单个角色为主,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表达其内心和思想。

最根本的理念,是豆三先只画在游戏里自己穿过的装备,这样别的魔兽玩家看到就会有种亲切感。他不画只在小说中出现,存在于玩家脑海里的装备,这样艺术家怎么画都可以。“我是一个严谨的人,不太喜欢那种方式。”他强调。

因为无聊,开始画魔兽,以前专精3D的豆三先,逐渐磨练自己的2D绘画技巧,慢慢地也开始画别的。这就是魔兽世界在专业上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影响。

起初画完之后,豆三先就把作品上传到CGHUB这样的网站分享,之后被英国的《ImagineFX》杂志刊登了几幅,现在玩家在微博上也能看到他的画了。

先来一起欣赏下:

最后我们自然要聊到魔兽电影,豆三先提供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观察:

“如果是有心人,会发觉预告片里只有人类和兽人,其它种族没怎么出现。电影突出这两个种族,感觉像在为其他种族的续集打伏笔。作为一个魔兽文化迷,我不太喜欢这样,可能第一集就无法看过瘾,直接进入对续集的期待了,当然如果你不是一个魔兽迷,就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电影是否符合豆三先的预测,就先作为悬念,等上映之后自然会真相大白。

↙点击原文,进入前所未有的玩具世界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